1. 地球内部各向异性
1.1 定义
1.2 不同圈层的各向异性特征
1.2.1 地壳
- 地壳的各向异性主要成因:
- 裂隙定向排列(广泛膨胀各向异性,EDA)。
- 矿物晶格优选排列,尤其在下地壳。
- 中上地壳:裂隙沿最大压应力方向扩张,导致方向性排列。
- 下地壳:由角闪石等矿物的晶格排列形成构造各向异性。
- 研究意义:
- 利用剪切波分裂分析裂隙变化,可以监测地壳应力场的演化和地震活动。
1.2.2 上地幔
- 各向异性来源:
- 橄榄石晶格的定向排列。
- 板块运动与地幔流动的耦合作用。
- 主要分布:
- 上地幔各向异性与造山带和裂谷带走向一致。
- 技术方法:
- 剪切波分裂(如SKS波)具有高垂向分辨率,是研究上地幔各向异性的有效工具。
1.2.3 D″层
- D″层位于地幔与外核的边界,特点:
- 各向异性由矿物(如钙钛矿)晶格排列和弹性模量混合物造成。
- 对地球内部热力、化学演化有重要意义。
- 当前问题:
- 由于地震观测的局限性,D″层的剪切波分裂研究结果还不完整。
1.2.4 内核
- 内核各向异性是由铁晶体的六方紧密堆积(hcp)定向排列引起。
- 主要表现:
- 地球内核的对称轴与自转轴间存在夹角。
- 剪切波分裂未能完全覆盖内核区域,研究仍有待完善。
2. 剪切波分裂方法的发展
2.1 方法分类
- 偏振分析法:
- 利用质点运动变化提取快、慢剪切波偏振结果。
- 缺点:工作量大,效率低。
- 旋转相关法:
- 将水平分量旋转至快、慢剪切波的方向,分离快、慢波。
- 优点:准确性高,结果易校正。
- 最小特征值法:
- 基于质点运动轨迹协方差矩阵计算快、慢波偏振方向。
- 缺点:对噪声敏感,稳定性低于其他方法。
- 最小切向能量法:
- 通过最小化切向分量能量来校正快、慢剪切波。
- 优点:高效、可靠,是研究上地幔各向异性的常用方法。
2.2 方法发展历程
- 剪切波分裂技术经历了从简单的偏振分析到综合性分析工具的发展。
- 剪切波系统分析方法(SAM):结合相关函数、旋转分析和偏振分析,能够自动识别快、慢剪切波,应用于地壳应力场研究。
3. 剪切波分裂的应用
3.1 地壳各向异性研究
- 方法:利用SAM系统分析快、慢剪切波的偏振方向和延迟时间。
- 参数意义:
- 偏振方向:反映裂隙方向和应力场特征。
- 时间延迟:与裂隙密度和介质厚度相关。
- 应用:
- 监测区域应力变化。
- 预测地震活动。
- 研究构造活动和断裂带演化。
3.2 地幔各向异性研究
- 利用SKS波、PKS波等远震剪切波分裂研究上地幔结构。
- 技术特点:
- SKS波具有高横向分辨率,便于分析板块运动和地幔流动方向。
- 应用实例:
- 青藏高原:发现壳幔耦合较强,上地幔流动与板块运动一致。
- 华北地区:揭示复杂的双层各向异性结构。
3.3 地震预测与火山监测
- 地震预测:
- 剪切波分裂参数随震前应力累积和震后释放而变化。
- 例如,冰岛地震活动成功预测震级与时间。
- 火山监测:
- 剪切波分裂反映火山喷发前的应力积累和岩浆动态。
- 火山喷发后延迟时间显著降低,表明应力释放。
4. 壳幔耦合模式
4.1 耦合模型
- 简单软流圈流动模型(SAF):
- 表现为壳幔解耦状态。
- 软流圈顶部与底部流速差异明显。
- 垂直连贯变形模型(VCD):
- 地壳与上地幔耦合变形,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一致。
- 表明壳幔运动一致。
4.2 研究现状
- 青藏高原:耦合状态显著,壳幔运动一致。
- 复杂区域:耦合模式仍需深入研究,特别是在板块边界和裂谷带。
5. 展望
5.1 当前技术局限
- 台站分布稀疏,限制区域研究的分辨率。
- 剪切波分裂方法对各向异性厚度的估算存在难度。
- 数据解读易受噪声和多解性的影响。
5.2 未来发展方向
- 密集观测:
- 建立更多地震观测台网。
- 引入新型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。
- 多方法结合:
- 剪切波与面波联合分析,弥补垂向分辨率不足。
- 结合GNSS研究地壳运动与应力场。
- 跨学科融合:
- 将剪切波分裂与地电阻率、大地电磁学等方法结合,综合分析各向异性特征。
6. 结论
- 剪切波分裂技术是研究地球内部各向异性的核心工具,为地震预测、火山监测和深部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- 尽管存在局限性,随着技术进步和方法改进,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